饮食常识Manual

固阳这间“杂粮科技小院”不得了!

2024-08-01 10:38:5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燕麦进入灌浆期,这段时间高温,及时进行浇水……”萨如拉握着一株麦穗和大家说。

  萨如拉是包头市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粮油作物推广中心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燕麦藜麦产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包头综合试验站站长。

  7月28日,刚在固阳杂粮科技小院农业技术培训会上给当地农民及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学生讲完课,萨如拉就迫不及待赶到燕麦田里查看燕麦长势,“通过引进燕麦新品种,筛选出适合固阳县示范推广的抗旱高产燕麦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那太好了,明年黄芪倒茬作物咱们就改成燕麦,就种这个新品种。”张三虎高兴地和身边的邻居说,张三虎是固阳金山镇农民,承包了120亩地。

  专家来到地头,手把手教农民种植,这是“科技小院”最明显的特质,专家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指导,更是信心和希望。

  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创立科技小院,由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评审命名。2018年,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立科技小院联盟,同年,设在自治区科协科创中心的自治区农村牧区专业技术协会成立分联盟,统筹开展“科技小院”建设工作。

  科技小院作为深入农村牧区一线的创新平台,着力探索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四零”服务模式,致力于解决生产难题,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基地。

  2023年,依托于内蒙古谷稻边农牧业科技发展公司的固阳杂粮科技小院由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设立。固阳杂粮科技小院专家有内蒙古自治区农科院刘志萍教授带领的农科院团队,包头市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杨新宇、专家萨如拉等不定期过来进行培训、指导,研究生李晟宇、李泰乐常驻种植试验田,另外几名本科生和专科生不定期前来基地参与科技育种和作物培育的管理实验。

  专家指导,连结高校、乡村,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他们正在探索一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路径。

  内蒙古谷稻边农牧业科技发展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整合开发西部优质农产品为主的现代化生态农业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固阳八宝”的莜麦、荞麦、红皮小麦等农作物的种植、生产、销售及其衍生产品的创新开发,是中国科学院指定的优质农作物育种基地,同时也是“41°固阳献”区域品牌授权企业。

  内蒙古谷稻边农牧业科技发展公司创始人石如刚先生2011年荣获国务院全国劳模种粮大户奖。2022年,公司通过政府招商引资,邀请回乡创业的史智勇博士团队加盟。2023年,内蒙古谷稻边农牧业科技发展公司成功入选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非凡匠人”,其生产的莜麦、荞麦、红皮小麦等杂粮作物深受大众喜爱。

  当天的培训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吕二锁给大家详细讲解了大麦种植的注意事项。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综合科主任、农业类正高级经济师杨雪茹除了授课,还带来了6000株芦笋秧苗,当地农户第一次见芦笋秧苗,围着杨雪茹兴奋地请教种植方法。杨雪茹亲自种下第一株芦笋,并耐心地给大家讲授种植方法及产量、销路等。

  内蒙古谷稻边农牧业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曹雁芳对杂粮及芦笋种植充满了信心。“我们将不断深化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包头市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等机构以及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全力打造杂粮科技小院,让每一寸土地都有科技支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曹雁芳说。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玥,吴莎,摄影记者:王璐;编辑:霍晓霞;一审:黄韵;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搜索